2011年5月22日 星期日

〈按摩師日誌 8〉關節釋放_台中行

這次關節釋放課程首次在台中開課,源於2010年7月份的一位台中學員的推薦,與從未謀面的主辦人在facebook臉書上討論後確認成行。就在上個月,我的塔羅師朋友才隨口跟我預言說我五月份開始會常跑外地,沒想到月初就到台中開課。

新的場地剛好可以容納三張床、六個人,這次參與的學員都是運動教練、瑜珈老師、舞蹈老師…她們都非常年輕,彼此也都頗為熟識,大部分都沒有聽過”奧修”這個名字,我在極簡短的解說與介紹之後開始課程。


因為碰巧開課時間是在母親節,我簡述了一小段母親住院病逝的經過與心情轉折,大家都突然瞪大眼睛注視著我,是震驚嗎?是想在看看我還有多少眼淚藏在哪兒嗎?描述這段歷史是因為它是事實,也是一種作為幫助大家從繁瑣的生活中回到當下的一種方式,但也會讓人覺得有些沉重就是。

這個班明顯的不同是,每個人對身體都有一定的熟悉與了解,也累積了不少肢體互動的經驗,對於動作的學習都蠻快的,但許多時候還是太快了。醒著的人的移動速度跟躺著放鬆的人的對於速度的認知與需求是不同的,我希望給予者可以覺察自己的”急”與接受者所需要的”慢”,在這二者之中找到自身的平衡。透過在課堂中一次又一次的交換練習,有助於培養出這樣的同理心。並不是接受者的身體沒有問題、沒有卡卡的感覺,這動作就可以快速帶過,因為,這也是「有意識」地覺知身體的好機會,如果把它當成只為了解除疼痛而施作的手法就太可惜了。

原本想說有些教練們肌肉蠻緊的,在課程之後我建議下個月如果再來也可以開瑜珈按摩課,同學的反應有些猶豫。回到台北的隔天想想,還是先以學員準備好、想上的內容為主,畢竟課程有男有女、場地也非芳療空間,一下子要上按摩課難免顧慮頗多,靜心課都沒上過就上按摩課?我這提議的確是太突然了,按摩課的確是讓許多人感到挑戰的課。想想還是繼續關節釋放II就好,下回只要在課堂中加入一小段小腿按摩,讓大家體驗一下,其實就很棒了。

因為有些人有課或是要趕回家吃母親節大餐,所以應大家要求,兩天的課程都在六點半準時結束,可以說控制的非常之精準。最後說到「要拍照囉!」,每個人以迅雷不急掩耳的速度擠到自己的位置並拿著不同的道具,擺出各種POSE,我納悶著:「為什麼我剛剛叫上課大家動作都慢吞吞的呢?」(開玩笑滴,其實也沒有真的納悶啦)。照片中我的表情又是一副仍在上課中的嚴謹狀態,與學員一臉輕鬆狀態有明顯對比。這次有兩台相機在拍,我不用像以往那樣設定倒數計時。後來我也拿出相機拍了幾張,在有限的時間限制下也只能跟著全場”卡嚓、卡嚓”亂按一通,場面完全無法控制,只能說「來!笑一個、看這邊、頭靠過 來…」之類的話,整個場面令人聯想到偶像劇的記者發佈會。

台中行回來隔幾天遇到佛光研究所的兩位同學,剛好這兩位分別有「社區大學」及「樂齡大學」的教學經驗,分享了一下彼此的教學心得。例如:我提說如果學員的認知只有百分之八十,不知有百分之百,我就會煩惱說如何教他們那未知的百分之二十。比我年輕的那位(草莓族)居然樂觀的回答說:「學員要求不高的話教起來也輕鬆啊,反而更容易達成。」另一位媽媽級的同學則是煩惱「樂齡大學」的阿媽(ㄇㄚˋ)們有的年紀頗大,沒有辦法跳出她想要教的能量舞蹈。我的年紀剛好介乎這兩代之間,似乎年代不同,教學態度也不一樣,要如何改進?對自己滿意或不滿意?年輕人覺得學員要求不高反而輕鬆好帶,對於自我要求很容易可以放下。年老的人覺得學員要求不高、做不到,卻仍想力挽狂瀾?

最後要感謝稱職的助理喬蒂以及場地主人文玲熱情的邀約,還有各位學員的參與,讓這趟台中之旅得以順利成行。這次在生活應用的動作上只教了三個動作,其他都是臥姿。如果能熟悉活用”關節釋放”這個技巧,可以對每個人的生活、工作、親子、親密關係、以及內在成長都會有很大的幫助的。(更多課程介紹)

5 則留言:

  1. 你好:
    我想請教妳或你.我看奧修的書約半年了.也看了很多.不過我發現我越來越不想和人接觸.只想待在自己內心世界裡.現在變得很敏感越來越無法忍受世間的虛偽.請問這是過度時期還是我走偏了呢?

    回覆刪除
  2. "越來越不想和人接觸.只想待在心"←感覺上你想長出新的自己,不想再延續舊的過去,如果能找到可以互相支持的環境或朋友、同修會有幫助的。當然按摩或靜心也是很有幫助,奧修鼓勵我們從身體下手,所以光讀書是非常非常不夠的,如果說走偏,最常見的大概是道理讀了一堆有大頭症的人吧。

    "變得很敏感越來越無法忍受世間的虛偽"←如果那真的是虛偽,要小心不被它所傷害,有些情境下人們會演些客套的戲碼,這也是正常的。專注走在自己的道路上就不會對周遭的凌亂太在意,如果能對他們帶著慈悲心回應會更好,而這的確是不容易的。

    回覆刪除
  3. 謝謝你~
    嗯~我是遇到了重大傷病才能讓自己停下腳步
    遇到了奧修的教導才有辦法往內看
    上星期去上一位老師的靜心
    心有沉靜下來
    否則真的覺得自己似乎快飛了起來
    一股能量不知要往那裡發洩

    謝謝你文章的分享
    我常常上來看
    在這裡讓我學習到很多
    謝謝

    回覆刪除
  4. 不客氣。或許您的生命數字像我一樣有六號,就是會讓自己受傷,然後學習如何修復。^_^

    奧修說:「一個人應該永遠想辦法如何把災難轉換成祝福。總是有辦法的;一個人必須去找到它。這是生命基本的藝術——如何把苦難變為慶祝,如何把詛咒變為祝福,如何把痛苦變為成長,如何把悲慘變為再生。」
    http://www.osho.tw/ebook/box1_05_18.htm

    回覆刪除
  5. 沒錯.我也覺得生病是老天給的禮物.而不是懲罰.在這場病中我學到更多.成長更多.可是在佛教來說這是業障重.所以才會生病
    10年的佛教徒.我已經被教條壓的喘不過氣來.我們就是有累生的業所以才會出生.我們不值得愛.我們是罪惡的.我不曉得那裡修錯了.越來越不快樂.
    我想看奧修的書一位修的很好的佛教醫生說我是業障重.沒福報
    後來我不管了~就看了~我也才找到生命的喜悅.原來我是值得被愛.我是獨特的~我覺得我找到活的佛法了
    可是我卻無法拋開傳統的制約~我內心一直在抗爭~一直在二分法~

    回覆刪除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