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敏老師的工作坊卻正好相反,讓我們在緩慢的身體工作中,體驗到穩定的品質──正因為慢,所以更需要穩定的身體與心,才能將細微的品質做出來。
和同學交換練習的過程中,剛開始頭腦真的很難放下防衛,東繞西繞的,思緒總是繞在一些沒重點的地方,很抗拒體驗自己的身體。
後來願意正視自己的身體狀態了,才發現身體就像通往無限的異次元百寶袋一樣,創傷或沈重的記憶就不說了,連無意識接收到的各種訊息,都如實的堆積在每一個細胞裡。
互相按或被按的過程,就是身體記憶解壓縮的時刻;然而,身體裡面那些躁動、痛苦、緊張若是不被正視與承認,我們又如何能端坐在當下這一秒?
被按摩的過程中,身體中的壓力與記憶釋放的過程確實是痛苦的;如何在最難忍的過程中亦不逃避,似乎也只能一直練習放鬆,在放鬆中交託,在交託中體驗信任,然後才發現自己比自己以為的強壯,自己的身體也比自己以為的緊繃與控制。
按摩別人的過程中,又何嘗不是如此?在「靜」當中,放下自我,於是意識能容納與接收另一個身體的訊息;在「穩定」當中,才能與自己的身體連接,與地連接,進而將由地而來的力量運用在按摩中;最後,因為有了寧靜與穩定,「緩慢」的過程才能夠被完成,才能夠出現在按摩中。
這一刻,彷彿女媧捏活了泥人。
工作坊中,我們時而捏塑其他的身體,時而感受別人的捏塑,這是心智無法企及的體驗,難以言喻。
by Teen
瑜珈老師
瑜珈老師
20161114 台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