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毘婆舍那 Vipassana」意為「內觀」,觀身心五蘊、生滅、無常、無我、放下、息滅與捨離的本質。在你通過這些步驟之後,會達到息滅執著而且捨離的境界。此時,在心捨棄執著之後,就會獲得某種獨特的內觀能力,以前所稱的「我」,並非真正的「我」,只是這顆心而已,但是我們習慣稱它為「我」,認為是「我」在做這做那,是「我」招致這招致那,只要有「我」這種想法,就無法放下,因為我們總是活在自我的概念裡。
一切皆無我,存在的只是自然現象,身體的姿勢只不過是依自然法則而變化的色蘊。因此,若有人問:「誰在修內觀?」你要如何回答呢?如果回答:「是『我』在修內觀」,那就不是內觀了。這個重點在於如果能正確地做事,心會因為正念而愈來愈有智慧和力量,心會自然開發出潛能。別說那是「我」,或「我」在修內觀,是「我」證得初果,「我」證得阿羅漢等,這些都是自認為「我」在修內觀,而以自己的標準來評量自己!
「止觀」禪修法門是最最真確的真理,必須要認真地應用和實踐。它不只是為了提供一種知識或可背誦的方法,而是讓你去實修的,為什麼呢?因為修持它可以解決你實際存在的種種問題。
總而言之,修習「止」(奢摩他)是為了要獲得平靜與一心專注,其結果是修成三摩地(samadhi);修習「觀」(毘婆奢那 Vipassana)是覺知某個外塵的實相,例如觀它的特相等,而其結果是產生智慧和洞察力,這兩者都必須清楚地了解才行!當你開始覺知某個特別的外塵時,就是在修「止」,而它的目的是達到平靜和一心專注,如果覺知到隱藏在某個外塵的本質,就會獲得智慧與洞察力。
….
簡而言之,修「止」可以達到平靜與一心專注;修「觀」則可獲得智慧,就是這兩個重點。但是,無論如何,禪修時「止觀」兩者必須並修,不可偏廢。
簡而言之,修「止」可以達到平靜與一心專注;修「觀」則可獲得智慧,就是這兩個重點。但是,無論如何,禪修時「止觀」兩者必須並修,不可偏廢。
剛才結束的是內觀的部分,現在開始的是「止」的修習,首先,覺知雙腳的動作:舉起、向前移動、踏下。你也可以依個人想分幾個步驟,就分幾個步驟來覺知,直到一心專注,定下來為止。而「禪觀」的目的是為了觀身心五蘊、五蘊生滅、無常及無我,這就是修「觀」(毘婆奢那 Vipassana)的目的。
人們開始是修奢摩他或修「定」,然後繼續修毘婆奢那或內觀,「止」與「觀」是不可分割的。「止」就是覺知腳舉起、向前移動、放下的動作;而「觀」就是見到這些動作都只是自然現象,沒有「我」的意涵存在。止與觀就像是雙胞胎,任何時候都是和樂的好朋友。巴利經典說到止和觀時,兩者常常同時出現,它們就好像是老朋友或雙胞胎似的,密不可分,也像身心五蘊無法分開一般,如果把它們分開,就什麼都沒有了。我們必須指出身心二者猶如雙胞胎,所以止與觀就如老朋友一樣是不可分割的,止不能沒有觀而存在,但為了便於修習,我將止與觀分別放在不同的章節說明。因為它們互相關連,我們可依止觀的順序修下去,有些人甚至沒有察覺到其中蘊藏著「止」與「觀」,而視之為一個整體的禪修法。
摘自 佛使比丘《內觀捷徑》
http://www.what-buddha-taught.net/Chinese/Bhikkhu_Buddhadasa_Shortcut_through_Vipassana_meditation.htm#32
註:佛使比丘(Ajahn Buddhadasa,1906年-1993年),現代上座部佛教長老,泰國著名佛教僧侶。法號「因陀般若」(Indapanno),意思是「大智慧」(Great Wisdom)。因為發願成為佛陀的侍者,而更名為佛使(Buddhadasa)。創建「解脫自在園」(Suan Mokkh)禪坐中心。跟佛使比丘居住在一起的人可以自由練習各種修行法,他可以獨自靜坐,修鍊嚴格的呼吸法,如密集的正統練習法,或在佛使比丘的指導下研讀典籍。而更普遍的是住在「解脫自在園」的比丘和尼眾在寺院中做各種工作時,練習一種動中禪,這是佛使比丘教法的主要焦點──經由每日的活動練習自然禪法。http://nanda.online-dhamma.net/Theravadian-Masters/chap07.ht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