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位
第八位也是一位當過記者的中年女性。去年剛逢母喪之痛,去了合一八次了,上個月才剛回國。我也是經歷過母親過世的人,我能體諒她內心各種複雜的心情。
親人的死亡豈止是心情而已,那直接牽動、翻攪了我平時渾然不覺的第一、二、三脈輪。
每次療程的前後,她都會不斷地、一再提起原生家裡的大小事情,就好像她從未結過婚,一直還在牽掛著家裡的父親與弟妹,這也是她自己對自己的觀察與描述。雖然她也讀過〈放開你的原生家庭〉這類的文章,也知道要原諒自己曾犯過的錯,卻還是在每一次的療程中,不斷地跟母親慚悔,一再地抱怨老天對她的不公平。她的哭聲震天響,撕心掏肺地喊,哀鴻遍野、無比悽慘。
剛開始聽到她這樣潰堤,我也被她所觸動,同情她的遭遇,還有些哽咽。接著第二次和第三次個案,她都是一樣在過程中大哭,劇本沒有變,台詞大同小異,雖然最後她有送走母親,和她說再見,還是不禁讓人懷疑,下ㄧ次再做個案的時候,母親仍然又會再回來抓住她,或者說,是她抓住了母親。她也知道這是個「模式」,卻還是沉溺在其中。
第二次個案,她發覺主要痛點在右側肋骨橫隔模上方,按住之後就會啟動自動哭泣的模式,她希望我極用力的戳在該部位,好幫助她能放聲大哭。直到我覺得哭夠了,她還想要繼續哭,真的是欲罷不能。我欲罷,她不能。
隔天第三次個案時我說:「由於前兩次都超過時間,一共超了五十分鐘,所以今天就按一小時十分鐘就好。」她點頭表示了解,我就請她直接仰躺,一躺上去她就說覺得胸口這兒痛,我做了一些準備動作,一按到她要的位置,她就像連續劇般,迅速連結上昨天的劇情,立刻嚎啕大哭呵起來。所有關於覺知的概念她都知道,可以侃侃而談,但仍是陷在劇情之中,這是全然還是放任?我任她哭了一會兒,接著做些結束的動作,協助她結束這三次療程,好讓她休息。
和第二次一樣,她又在個案床上睡了一個小時,又醒著躺了十分鐘。起身盥洗之後繼續聊些家裡的事,直到下午兩點半,第九位個案按門鈴,也就是她的先生,進來之後不久她才離去。
延伸閱讀:「我們的痛苦包含了兩種元素:心理元素與情緒元素。我們通常認為這兩個面向是分開的,但事實上,我們深深沉浸在痛苦裡時,通常會因承受太多情緒的衝擊而忘記去意識到頭腦裡的故事,而就是這些故事創造並且維繫了這份痛苦。因此,處理痛苦並進而超越它的最關鍵步驟,首先就是要鼓起勇氣,願意真正去體驗我們的感覺、不再試圖修飾我們的感受。
為了能深度體會自己的情緒,無論有什麼情緒浮現,我們都必須停止冒然評斷自己。
我邀請你撥出一些時間,或許半小時也好,來允許自己單純地去感受任何存在的感覺:讓一切的覺受、感覺或情緒自然浮現,而不刻意去避開或「解決」它。單純地讓所有在那裡的東西浮現即可。去體會那身體的動覺、體會當你試圖推開或找藉口敷衍它時,是什麼樣的感覺。只要去感受情緒或覺受的原始能量就好。
你可能會在心口或太陽神經叢,或腹部注意到它。看看你是否能辨識身體上的緊繃部位,不光是要注意情緒在哪裡,也要注意身體的哪些部位感到緊繃,可能是你的頸部或肩膀,或你的背部。痛苦會以情緒表現出來,而且經常,深切、痛苦的情緒,也會在全身各部位以緊張表現出來。痛苦也會以不斷循環的特定思考模式表現出來。你一觸及某個特定的情緒,便要讓自己傾聽痛苦的聲音,若想這麼做,你就不能站在痛苦的外面,企圖找藉口敷衍它或解決它,你必須真正沉浸在痛苦裡,甚至是放鬆地進入那份痛苦當中,如此才能讓那份苦發聲。
許多人在做這件事的時候會非常猶豫,因為當痛苦說話時,它的聲音經常十分震撼,還可能非常凶狠。人們不想相信自己內在竟然有這種聲音,但是要想超越痛苦,讓自己徹底體驗它是個重要的關鍵。對所有的情緒與念頭敞開,讓自己徹底體驗存在那裡的一切,這是非常重要的。」
摘自《在生命的盛放處:當你真正看見了痛苦,才有力量放下它》http://www.cite.com.tw/book?id=42515
第九位
第九位是第八位的先生。下午兩點半準時到,助理說剛進門的時候他一臉很悶的樣子,或者說很在內在的狀態中。由於她太太還在客廳裡超時逗留,我簡單招呼一下便上樓先休息,由助理接待他們,他後來乾脆躺在個案床上休息,由太太和助理幫她蓋上薄被,等待半小時後再開始。
像這樣由太太帶先生來的案例,在北京這是第二次,我本能地會多注意一下有關男性尊嚴的感受,也就是說,上午由太太口中抱怨關於老公性功能障礙以及情緒壓抑等等諸多訊息,我都先放在一邊。真相不是由誰先說了算,總之,「我只在乎你,老兄,請放心吧!」
先生的修行經歷不像太太那樣去了合一八次,又上了不少這個那個課程。他說不愛去人多吵雜的地方,例如大賣場、逛街都不愛,平常就自己靜靜的一個人看看書,一個下午就過去了。早上喝紅茶、下午喝烏龍、晚上喝普洱,偶爾朋友來訪閒聊,日子也還算悠閒,身體也無病無痛。只是這幾天為了來北京,開了十二小時的車有點疲倦,昨天又跑去油壓、推拿,造成背後肩膀附近有一大片紅腫破皮,原本上午想去醫院掛號,說著說著就脫掉上衣,露出背部的傷痕給我看。
其實這是一連串後果,他們夫婦過年後剛從印度回來,先生在海邊曬太陽,沒擦防曬油造成紅腫曬傷,又找了當地人大力的推拿於是些脫皮,回國之後又遇到重口味的推拿造成嚴重破皮,這是一連串的傷害皮膚的行為。至於內在可能的心理因素我就不多說了。
還好可以按的部位還是很多,我說明了一些注意事項,就請他躺下開始了。全程他都頗為安靜,基本上就是睡著的樣子。他的身體很好,肌肉結實,標準的男性身軀,人到中年居然沒有小腹,真是不簡單。
頭薦骨睡了十分鐘就自然醒了,原來是我經過感應燈的小聲音吵醒了,真是很敏感。醒來換好衣服他拿起手機看到未接來電有八通,便急著想離去,也沒多話,問我明天幾點?我說九點半,他就說好,開門謝謝走了。
隔天,隔天他會來嗎?我有信心地說「會」,助理卻說「不一定」。果然早上八點多,太太來電說老公昨完回去又繼續泡腳,半夜失眠都沒睡好,肩膀疼得沒睡,今天早上很累,想說可不可以取消今天的兩場個案?我請助理回覆說沒問題,如果覺得不想出門是可以不用來的,並且說如果她能夠親自照顧好他的先生,給予他支持與關心,發揮女性能量柔軟的一面,效果會比老師的按摩還要好的,她她聽懂了。
又過了一小時,正當我在慶祝今天可以提前休假,所有個案全部都完成的時候,太太又打電話來說:「老公覺得還是想去,他現在已經出門搭計程車了,很快就會到了」。我跟助理討論之後回覆她說:「由於時間已延後,故建議她先生只按一場就好了,下午可以早點回去休息」,她欣然同意。
約莫半小時,先生到了,說了一些抱歉的話,解釋昨晚整夜幾乎沒睡,右側便肩膀很不舒服,起來做操轉肩都沒用,非常難受。我回答說:「您這是肌肉問題、情緒問題、能量問題、壓力問題,不單純是關節問題,運動轉肩當然沒用的,轉一萬次轉到脫臼也沒用」,我講得很篤定。
這次躺下,我先在他的上背部和右肩做了幾個測試動作,解說關於按壓時,呼吸以及力度的溝通,他懂了,測試他的身體也懂了才開始。而且我打算只和他的問題玩遊戲,也就是說有三分之二的間間我都會按他的右側,在昨天的第一次個案,我是無法如此確定的,昨天還在全身巡迴演出,今天可以集中在他的問題面做深度旅遊,而且他也準備好了,身體和心理都準備好了,準備了一整個晚上,現在的他正處於迫不及待需要宣洩的狀態中,頭腦終於知道自己是無能的。
我在右側來回地工作,他對痛點越來越有感覺,呼吸也做得很好,做了兩輪之後我請他舉手並吐氣,他越喊越起勁,已經很好了,但還是不夠,我再請他抬腳,並問他這個點對不對?他說:「喔,太對了!」然後就自己享受抬腳了。最後在肩胛的深處我也做了按了,是的,只有右肩,我只在右肩以及右半部忙。
按完翻過來做了一些平衡動作之後,進入最後的頭薦骨,這次他睡了四十分鐘左右。他自己醒來,我在樓上聽到有聲響就趕緊下來關心一下,你猜我看到了什麼?他浴袍腰帶都還沒繫好,正站著端起茶在喝,然後轉身笑著看著我,我很清楚看到,他正在一邊笑一邊喝茶,他不是看到我之後才露出笑容的,他在偷笑。這是昨天以來第一次他的臉上浮現出笑臉。
接著他上樓換裝,過了二十分鐘才下樓,他說因為順便幫肩膀換藥所以慢了。接下來我就聽他滔滔不絕講昨晚的經過,他說昨天按完回去,太太問他「做得怎麼樣了?」他說都在睡覺,太太說「唉呀!怎麼就只是睡覺呢?真是太可惜了,要覺知身體啊、呼吸啊、情緒釋放啊⋯」!今天的個案他感覺和昨天截然不同,昨天他雖然在睡,也有盡量在覺知身體,同時可以聽到外面的聲音、室內的音樂,有人在說話也都聽得到。但是今天在按右肩的時候,就全然在身體了,外面發生什麼事他都不知道,也沒在聽。當按第一遍的時候感覺還好,第二遍就感覺到痛點更清楚,第三遍停住的時候,他內在出現一個聲音「苦」,他感覺到「苦」,連結到身體的「苦」,這不是頭腦想的,到了第四遍,我要他舉手發出聲音的時候,他說他感覺到「痛快」,真的是太痛快了。最後的休息他感覺到「空」,什麼念頭都沒有了,感覺很寧靜,很好。
不愧是成熟的男性頭腦,越講越精簡,很快地整理好自己要說什麼,不像他太太越講越多,越講越複雜,最後把整個家族的歷史故事、恩恩怨怨全都給搬了出來,三天三夜也說不完。男性頭腦只用了幾個關鍵字:「痛、苦、痛快、空、寧靜」然後就說完了。他沒有哭,你可以說他是壓抑型的,而太太則是過度放縱的。
我可以想像,他這次回去有話題可以跟太太聊了,從此他不再是那個只會在個案中呼呼睡大頭覺,沒有覺知能力的普通人了,以後每天喝茶的時候,他將能夠閉上眼睛,在一呼一吸之間,深深地向內感受,連結到身體的「苦」,他曾經深深地和身體連結,感受到它的辛苦,並且痛快地喊了出來。
延伸閱讀:「若是無法擁有當下的力量,那麼你所經歷的每個痛苦情緒,都將殘留下來,並潛藏於你内在,與你共存。它將與其他過往殘留的痛苦結合,堆積在心智與身體上。
當然了,這也包含了你兒時經歷的傷痛,那是因為你對於誕生到的這個世界無所意識所造成的。這些痛苦將佔據你的身體與心智,形成一個負面的能量場,形成所謂的「痛苦之身」。更重要的是:觀察自己體內的痛苦之身,隨時留意内在任何不快樂的跡象,如果發現了,不管何種形式,都有可能顯示痛苦之身正要甦醒。易怒、沒有耐性、憂鬱或想要傷害別人,都是徵兆,切記要在它從休眠狀態甦醒的那一刻就逮住它。如同任何實體,痛苦之身也會挣扎求存,唯有你不自覺、認同於它,它才能存活。
它將壯大、佔領你、變成你,靠你活下去。它需要你餵養它「食物」,任何可以與本身頻率共鳴的經驗,任何可以製造更多痛苦的情緒,都是痛苦之身的食物,例如憤怒、憎恨、哀傷、破壞力、暴力、甚至疾病,都深受其喜愛。
痛苦只能以痛苦滋養,它無法以喜悦為食,它無法消化喜悦。」
摘自《當下的力量》
http://www.eslite.com/product.aspx?pgid=100117634181353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